12月2日,第二届东北三省生物与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在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协办。论坛以“领略生物及生物相关交叉学科前沿进展”为主题,旨在为东北三省生物与医药相关领域博士生搭建高水平、最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

论坛开幕式邀请到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仁钧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岩教授、田维明教授、东北大学郝爽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刘嵘明教授、韩璐璐教授作专家特邀报告。学院院长贾凌云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吉林大学马俊锋教授、东北大学赵蒲教授、学院领导班子、教师代表及三省四校的博士生共同参会。开幕式由生物工程学院屈明博副教授主持。

院长贾凌云首先代表学院欢迎各兄弟院校专家、同学的莅临,并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情况及人才引育优势,她表示本次论坛紧扣学科前沿热点,是一次开阔视野、启迪才智的高水平人才交流机会,希望通过本届论坛,打造一场学术科研盛宴,同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盟大连理工大学,加入生物工程学院,携手共进、同创生物相关学科的美好未来。

接下来的特邀报告环节,高仁钧教授以“嗜热酶的调控与应用”为题,介绍了孵育嗜热酶科研项目的攻关过程及其丰富的现实应用场景;张岩教授以“基于表观基因组数据刻画肿瘤异质性”为题,阐释了如何从大数据中探索肿瘤基因的异质性,从而找到肿瘤标志物实现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田维明教授以“KLF7/PFKL/ACADL轴调控心肌代谢重塑介导心肌肥厚病理进程的研究”为题,陈述了如何通过糖酵解的酶和脂质代谢的酶实现对心肌肥厚病理进程的调控;郝爽教授以“CDD综合征的认知功能障碍及脑深部电刺激的调节作用”为题,提出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揭示神经发育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刘嵘明教授以“高精度CRISPR基因编辑核酸酶的挖掘与应用”为题,说明了如何利用高精度基因编辑核酸酶的开发,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基因编辑;韩璐璐教授以“循环肿瘤细胞高灵敏精准捕获材料及其临床应用”为题,对探寻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材料,及其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技术支撑的方式进行了介绍。各位专家从自身科研经历和时下热门研究出发,对当下生物与医药学科领域的先端科研进展和学科间技术共享、交叉融合、产业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报告精彩纷呈,给与会师生的科研工作带来新的启发与思考。

中午,与会师生参观了学院智能生物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部分科研平台仪器设备及“尹哥书房”。

下午,论坛进行2个分会场报告交流,30位投稿人应邀作口头汇报和海报展示,全面介绍他们的科研进展和成果。经各分论坛评委老师评选,本次论坛最终评选出优秀口头报告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9名。

随后,闭幕式暨颁奖典礼正式开始。贾凌云院长首先致辞,她表示博士研究生是各高校科研创新的生力军,也是各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队伍的重要组成,本次论坛积极搭建博士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平台、丰富交流形式和内涵,有利于促进东北三省四校在生物与医药领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论坛的成功举办,是对搭建跨学校、跨领域、跨学科交叉的研究生交流平台的进一步探索,更是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本次论坛,既为学生之间的科研思想交流、前沿进展学习、科研能力提升开拓了新途径,又为各高校的人才培养、学科交叉、校际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学院将持续深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高质量人才培养,紧握四个关键要素,为我校一流建设“加速跑”贡献卓越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