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学校精准服务区域发展,高质量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行动计划,4月22日下午,大连市科技局成果转化与科技奖励处处长汪锦一行莅临学院,在知微楼128会议室开展成果转化对接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杨君教授、副院长袁文杰教授、副院长薛闯教授及相关教师代表参加会议,围绕合成生物学、智能生物制造等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合作展开深入交流。

薛闯致欢迎辞并系统介绍了学院在智能生物制造、合成生物学、生物医疗等领域的科研实力与成果转化布局。他指出,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四个面向”,通过“学科-产业-市场”联动机制,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依托智能生物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物能源开发、高端生物医药材料等方向取得突破,并已在多地实现产业化应用。
汪锦对学院科研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系统介绍了大连市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他强调,大连市正通过完善市校协同科技创新制度,构建“供给-需求-服务”全链条网络,全面助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针对学院成果特点,他建议双方在生物制造中试基地建设、市校联合攻关等方面深化合作,并鼓励学院申报成果转化奖励专项,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杨君在讲话中表示,学院将以此次对接为契机,进一步强化“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推动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定期梳理企业技术需求清单,组织“靶向式”成果推介,依托大连市科技局资源,共同申报生物领域科技专项,打造智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

学院教师代表围绕生物能源循环利用、生物催化转化、基因编辑酶及生物医疗等前沿科研方向进行了详细汇报,并根据大连市企业技术需求提出了“技术定制-中试放大-市场对接”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助力本地企业产业化升级。在交流环节,双方就生物基材料应用场景拓展、合成生物学技术产业化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此次座谈会旨在为校地双方搭建高效沟通平台,强化市校协同,依托大连市资源配置、政策扶持及学校优质学科资源、科研平台基础,深化与在连领军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谋划高水平校企平台,提高科技成果在连转化率,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大工方案。未来,学院将持续以“新优势锻造”为契机,深入实施“353工程”,深化校地产学研协同创新,为东北全面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